繁峙县西坡头:生态养羊赋能乡村振兴 传统牧业焕发新生机  

【群山环抱中的“羊倌之乡”】  

位于五台山北麓的繁峙县西坡头村,凭借独特的自然条件与悠久的养羊传统,成为晋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肉羊养殖集聚区。全村现存栏肉羊超10万只,户均养殖量达300头,形成“家家有羊舍、户户传经验”的产业格局。高海拔山地与天然草甸为羊群提供了优质放牧环境,当地养殖的太行黑山羊与绒山羊因肉质紧实、绒毛细腻享誉华北市场。  

【智能化升级破解养殖难题】  

传统散养模式向标准化养殖转型是西坡头村近年来的发展主线。通过政府专项资金扶持,全村建成32栋智能化恒温羊舍,配备自动饲喂系统与健康监测设备。养殖户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羊群进食量、体温等数据,疫病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5%。这种“物联网+养殖”模式使羔羊存活率从75%跃升至92%,年出栏周期缩短20天。  

【全产业链催生经济新动能】  

从单一养殖向全链条延伸,西坡头村建成涵盖屠宰加工、冷链物流、有机肥生产的产业园区。引进的真空包装生产线让羊肉制品附加值提升40%,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30个省市。羊粪经生物发酵制成的有机肥年产量达2万吨,反哺周边5万亩农田。2023年全村畜牧业综合产值突破1.8亿元,带动村民年均增收2.3万元。  

【草畜平衡守护绿水青山】  

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,西坡头村严格执行“以草定畜”生态准则。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划定8个轮牧区,建立人工饲草基地3600亩,实现草场利用率与恢复率的动态平衡。养殖户需通过生态养殖培训考核方可获得补贴,该制度实施后,区域植被覆盖率三年内增长12%,形成产业与生态良性循环的示范样本。  

【乡村振兴路上的“领头羊”】  

西坡头养羊业正朝着品牌化与文旅融合方向迈进。注册“西坡头生态羊”地理标志商标后,产品溢价空间增长25%。村内打造的牧羊文化体验基地,将挤羊奶、羊毛编织等传统技艺转化为研学旅游项目,年接待游客超1.5万人次。这种“养殖+文旅”的创新模式,为黄土高原传统村落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振兴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