苜蓿草高效养羊技术解析与实操要点

苜蓿草高效养羊技术解析与实操要点

【苜蓿草的营养价值优势】

苜蓿草被誉为"牧草之王",其粗蛋白含量高达18%-22%,富含维生素A、D、E及钙、磷等矿物质。每公斤干物质含代谢能9.2兆焦,消化率达60%-70%,特别适合反刍动物的生理需求。与普通牧草相比,饲喂苜蓿可使羔羊日增重提高25%,母羊泌乳量增加30%。

【科学种植与管理技术】

选择pH值6.5-7.5的沙壤土地块,采用条播方式保持行距30厘米。春播需日均温度稳定在15℃以上,秋播应在初霜前60天完成。刈割时遵循"现蕾期收割"原则,留茬高度保持5-7厘米,年可收割3-4茬。建议与黑麦草实施轮作,实现全年青饲供应。

【饲喂配方与操作规范】

育肥羊建议按精粗比4:6配比,其中苜蓿草占粗饲料的60%。妊娠母羊日喂量控制在1.5-2公斤鲜草,配合0.3公斤玉米秸秆。采用"渐增式饲喂法",新引进苜蓿需从日粮10%开始,每周递增5%。特别注意鲜草需晾晒2小时后再饲喂,避免引发瘤胃胀气。

【青贮加工与储存技术】

采用窖藏青贮时,将含水量控制在65%-70%,切割长度2-3厘米。每立方米分层压实,添加0.5%食盐促进发酵。裹包青贮采用专用膜6层包裹,确保厌氧环境。优质青贮料应呈黄绿色,pH值3.8-4.2,乳酸含量占干物质1.5%-2%,可保存18个月。

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】

实践表明,使用苜蓿养羊可使饲料成本降低40%,每只羊年增收80-120元。从生态角度,苜蓿根系可固氮200公斤/公顷,减少20%化肥使用量。配套种养模式可使羊场粪污消纳率提升至95%,形成"以草促牧、以牧养地"的良性循环。


网友留言(0 条)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