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扁豆山药粥:健脾化湿、和中消暑的养生珍品
食材的养生功效与中医原理
白扁豆:白扁豆味甘,性微温,归脾、胃经。具有健脾化湿、和中消暑的功效。在湿气较重的季节或环境中,人体易受湿邪侵袭,导致脾胃功能受损,出现食欲不振、腹胀、泄泻等症状。白扁豆能增强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,有效化解体内湿气 。其和中消暑的特性,可缓解暑湿引起的恶心、呕吐等不适。现代研究发现,白扁豆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,能提高人体免疫力。
山药:山药味甘,性平,归脾、肺、肾经。能健脾益胃、滋肾益精、益肺止咳。作为药食两用的佳品,山药富含淀粉酶、多酚氧化酶等物质,可促进脾胃消化吸收,增强脾胃功能,对于脾胃虚弱、食少体倦等症状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。同时,它对肺肾的滋养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整体平衡。
粳米:粳米味甘,性平,归脾、胃经。能补中益气、健脾和胃,为身体提供能量,使整个药膳更加平和,易于消化吸收 。它能调和白扁豆与山药的药性,让养生效果更平稳地发挥。
制作方法与关键要点
食材准备:白扁豆 30 克、山药 100 克、粳米 100 克、适量冰糖(可选) 。
食材预处理:将白扁豆洗净,浸泡 3 - 4 小时;山药去皮洗净,切成小块;粳米淘洗干净 。
煮粥流程:锅中加入适量清水,放入浸泡好的白扁豆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 30 - 40 分钟。接着放入粳米,再次煮开后转小火慢熬。待粳米煮至半熟时,加入山药块,继续煮至粳米熟烂,山药软糯,粥体浓稠。若喜欢甜味,可加入适量冰糖,搅拌均匀,煮至冰糖融化 。在熬煮过程中要适时搅拌,防止粘锅,尤其是加入山药后,更要注意搅拌,避免山药糊锅。
适用人群与养生功效
健脾化湿:对于脾胃虚弱且体内湿气较重的人群,白扁豆山药粥能发挥显著的健脾化湿功效。白扁豆与山药协同作用,增强脾胃功能,加速湿气排出,改善因湿气重导致的身体困倦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稀等症状 。
和中消暑:从中医健康养生角度,在炎热的夏季,暑湿之气易侵犯人体,引起恶心、呕吐、胸闷等不适。此粥能和中消暑,缓解暑湿带来的不良影响,让身体在夏季保持清爽舒适 。
养生保健:长期食用白扁豆山药粥,有助于调节脾胃功能,增强身体抵抗力,是一种适合大多数人日常养生保健的佳品,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和脾胃虚弱者 。
食用注意事项
适量食用:白扁豆含有一定的毒性成分,必须煮熟煮透,且不宜过量食用,以免引起中毒。建议每天食用 1 - 2 次,每次一碗左右为宜 。
特殊人群:对山药过敏者应避免食用。此外,大便燥结者不宜多吃白扁豆山药粥,以免加重症状 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