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苏粥:春季解表散寒的养生药膳
一、材料准备
紫苏叶:5 克。紫苏叶味辛,性温,归肺、脾经,具有解表散寒、行气和胃等功效 ,能帮助驱散春季初起的风寒之邪。
生姜:3 大片。生姜性温,味辛,可发汗解表、温中止呕、温肺止咳 ,与紫苏叶协同,增强散寒之力,且能和胃。
大米:1 两(约 50 克) 。大米性平,味甘,入脾、胃经,能补中益气、健脾和胃,为身体提供能量,同时作为粥的基础食材,使药膳易于消化吸收。
红糖或黄糖:适量。糖不仅可以调味,使粥口感更佳,且红糖性温,有散寒活血的作用,黄糖亦具一定温补功效 ,辅助紫苏叶与生姜增强散寒效果。
二、制作方法
先将大米淘洗干净,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清水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煮。
生姜洗净,切成薄片备用;紫苏叶洗净,切成小段备用。
待大米煮至软烂,粥呈现浓稠状时,加入切好的生姜片与紫苏叶段,继续煮 5 - 10 分钟 ,使紫苏叶与生姜的有效成分充分融入粥中。
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红糖或黄糖,搅拌均匀,待糖完全融化后即可关火。
三、功效解析
解表散寒:春季气温多变,人体易受风寒侵袭。紫苏叶与生姜均为辛温之品,二者搭配能有效驱散风寒,对于风寒感冒初起,出现恶寒(怕冷)、发热、头痛、鼻塞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。
行气和胃:紫苏叶本身有行气宽中的作用,生姜可温中止呕。春季人体肝气易旺,克伐脾土,导致脾胃功能受影响。此粥能调节脾胃气机,对于因风寒感冒或脾胃气滞引起的恶心、呕吐、胃脘胀满等不适有改善效果 。
四、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
适用人群:适合大多数人在春季感受风寒初期食用,尤其对于体质偏寒者,可起到预防与辅助治疗风寒感冒的作用 。对于脾胃虚寒,容易出现胃脘部冷痛、恶心欲吐等症状的人群,也较为适宜 。
注意事项:紫苏叶与生姜性温,阴虚内热者,即常有口干咽燥、五心烦热、潮热盗汗等症状的人群不宜过多食用 ,以免加重体内热象。此外,由于紫苏有一定的升血糖作用,糖尿病患者食用时需谨慎,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。在食用紫苏粥期间,应避免食用过于油腻、辛辣、生冷的食物,以免影响药效。
发表评论